自2009年項目啟動,到2015年國家標準形成,賽康交安在此期間大量投入產品進行應用試驗:
2010年4月,南京鄭和高架快速通道下關大橋雙向S形彎道陡坡段,增設52套線形誘導和警告主動發光標志,重大交通事故再無發生。
2011年1月,山西省太原-長治、太原-晉中國省道,在各交通事故頻發危險路段設置了警告主動發光標志和暴閃警示燈,預防、降低交通事故發生頻率。
2011年9月,長深高速南京-天長段,設置了仿真警車警示主動發光標志20處,特定路段同比交通事故下降70%以上。
2012年8月,京港澳高速鄭州-安陽段、鄭州-新鄉段,在20個團霧高發地段安裝了防霧警示主動發光標志,有效地避免了雨、霧、霾天氣和夜間惡性交通事故的發生。
2012年11月,安徽省312省道長山段,增設了28處警告主動發光標志和暴閃警示燈,針對惡性事故頻發陡坡安裝了大型主動發光警示標志,極大地改善了道路交通安全環境,重大惡性事故再無發生。
2013年11月,天津市靜??h環湖道路,設置了30處禁令警告主動發光標志,夜間交通事故發生率下降七成以上。
2013年12月,南京市快速內環全線警告、禁令、指路均采用主動發光標志,成為全世界道條應用主動發光技術交通標志的快速路,雨、霧、霾天氣和夜間交通事故發生率顯著下降七成以上。
2012-2014年期間,先后在武漢、昆明、林芝、馬鞍山、東營、威海、青島、濟南、呼和浩特、濟寧、孝義、合肥、贛州等二十多個城市投放點陣顯示發光標志進行應用示范試驗。